▲躺在病榻上的罗智。
■13年无偿献血66200毫升,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量的13倍
■他病倒后,他的同学、朋友、北流市义工协会全都行动起来“救人”
■截至8月9日,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为罗智捐款19万多元
“自己躺在病榻上,心里却还想着怎样救助北京的白血病孩子,这样的好人真是世上少有啊!我们当然不能放弃,一定要尽全力帮助罗智跨过这道生死难关……”
8月9日上午,罗智的初中同学黄小红跟记者说起罗智的点点滴滴,唏嘘不已。
罗智是北流市义工协会的一名义工。13年来,他坚持无偿献血,献血总量已达66200毫升,他献出的鲜血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量的13倍多,为此两获国家献血金奖。今年6月,他被确诊患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,生命危在旦夕!目前正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治疗。
“决不能让这样的好人就这样走了,我们一定要尽心帮他!”
目前,为抢救“金奖献血人”,社会各界正如火如荼地发起爱心捐赠活动。截至8月9日晚,社会各界共为罗智捐款19万多元。
“北京那个白血病小孩急需我捐赠骨髓,我要救他”
如果不是因为生病,身体健壮、37岁的他,如今一定正生龙活虎地忙活着,因为与人合股的幼儿园又快开学了;
如果不是因为生病,向来视义工为“城市名片”的他,此刻一定跟其他义工一样,在北流的大街小巷,平凡而幸福地为需要帮助的人做着小小的善举……
今年5月,向来身体健硕的罗智突然病倒了!他突然感觉四肢乏力、手脚麻木,有时还头痛欲裂,且病情渐趋加重。他先后辗转于北流市人民医院、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、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,可是病情并无好转,甚至查不出病因;7月18日,他来到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求医,被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;7月19日转到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留院治疗。据医生说,罗智的整个治疗费用保守估计要50万元。
这个噩耗和天文般的数字,一下子把罗智和一家人击懵了。罗智1998年当兵时在一次训练中腰椎受伤,退伍后与李易芝结婚,育有两个孩子。他退役回乡后,曾当过瓷厂保安员,后与人合股开有一家民办幼儿园。父亲75岁,因常年劳累,患慢性支气管炎,需长期服药静养;母亲60岁,患有高血压,今年6月20日至28日,因脑出血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,花去医药费2万多元。家中哥哥失业……要知道,罗智是家里的顶梁柱。
为了给他治病,妻子李易芝只得含泪把家里的比亚迪小轿车4万多元贱卖了。 “50万元可是个天文数字,家里就是砸锅卖铁也凑不出这么多钱啊……我不能因为我个人的病,让全家受难!”那段时间,罗智很是消沉和悲观,闹着要从医院回家,同时拒绝任何个人和组织的募捐。直到7月底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电话通知罗智,说北京的一名白血病男孩与其骨髓配型成功,打算今年10月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时,他才振作起来,觉得自己原来还可以帮助别人。 “现在只想一心与病魔作斗争,希望早日康复,北京那个白血病小孩急需我捐赠骨髓,我要救他!”罗智说。 13年献血66200毫升,“金奖献血人”是个热心肠 罗智是个不折不扣的“献血大王”。他的同学黄小红给记者捧出厚厚的一沓罗智的献血证书,足有两寸厚,记者一数,竟有24本之多。 2000年1月22日,罗智在广州市北京路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。从此,他就把无偿献血当成了一种“习惯”,每年都会按时去血库参加无偿献血。有时北流、玉林血站的血液库存告急,接到通知,他都会义无反顾地前去献血。今年前几个月,他每隔15天便会到北流血站去献一次血小板。 献血证上他最早的一次献血纪录,是2000年在广州市北京路;最近的一次献血,是今年5月15日在他发病前夕,在北流市城区献的血。13年间,他先后在广州、天津、南宁、北海、玉林、北流等地无偿献血70多次,献血总量已达66200毫升,他献出的鲜血总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量的13倍多,为此他两次获得由卫生部、中国红十字总会、总后勤部卫生部颁发的2006—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、2008—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。 除了一个人在偷偷地为需要帮助的人默默捐献殷红的献血,罗智还主动参加了北流市义工协会。陪敬老院的老人聊天、看望孤残孩子、打扫庭院,每到协会组织活动时,他总是义不容辞地参与。汶川地震、玉树地震、广西大旱,每一次义工活动,他从不缺席。 非但如此,“金奖献血人”罗智在生活中还是个十足的热心肠。 今年3月的一天,北流市一位老人骑自行车摔倒在地,很多路人都不敢上去把老人扶起,害怕好心反被诬赖成坏人,幼儿园隔壁一家玩具店的老板娘打电话给罗智,他马上赶来,和旁边男孩把老人扶起,所幸老人只是皮外伤。 今年元旦期间,罗智带全家和朋友去玉林市湿地公园游玩,他在停车场看到一辆小车的车窗没关好,为了避免车主受损失,他居然一个人在停车场足足等了两小时,直到车主回来他才放心离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