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万毫升的血液是个什么概念?这相当于14个成年人全身血量的总和。如果按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400毫升血液计算,可以挽救174条生命。
我市退休工程师黄继军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献血,至今已整整20年,献血量达7万毫升。他也因此在今年的世界献血日上,获授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偿献血终身成就奖”荣誉称号。而之前,他还分别获得卫生部、中国红十字总会及解放军后勤卫生部颁发无偿献血金牌多枚,同时还获得玉林市无偿献血功臣称号。一个接一个的荣誉,见证了他20年来的坚守。
第一次献血
到了医院还想“退单”
黄继军第一次献血,是因为“榜样的力量”。那是1999年底40岁的时候,他因事拜访玉州区机关工委的一位干部。这位干部因平时就有献血的善举,在他们谈完事情后,无意中聊到了无偿献血的话题上。他对黄继军说,“有机会你也参与献血,对身体有好处,还可以救助他人的生命。”
“这位干部当年在50岁左右,经常献血身体却非常好,我比他年轻,为什么不能献呢?”黄继军之前没献过血,听这位干部一说,心动了,也想用这种方式去救助别人。
然而,黄继军的想法却遭到了家人反对。“你经常下乡,需要不少精力,献血要是把身体搞垮了,还会影响工作。”第一个反对的是他的妻子。而父母也劝他不要“冲动”。甚至有朋友笑他,“你把身体搞垮了,别说救助别人,连你自己都救不了了。”
家人朋友的劝阻,让黄继军犹豫了。但后来他通过咨询调查,发现献血的人很多,而且对身体没有坏处。他觉得家人朋友是“自己吓自己”,于是决定背着他们去献一次血。
“在医院检查后,发觉自己符合献血条件。”但到了要献血的时候,黄继军却犹豫了。他说,看到别人献血“被抽了一大袋”,就感到了害怕。“抽走了一袋的血,什么时候才能恢复?”他走到门外,徘徊了好一会,才最终走进献血室,撸起了袖子。
时隔20年,回忆起那第一次献血,黄继军还会哑然失笑:“那时不了解献血机理常识,献完血后忐忑了好几天,结果发现献了血后,感觉到精力比以前还旺盛。”20年来,黄继军已累计无偿献血7万毫升。而由于他的“榜样力量”,家人还加入了献血的行列。他的不少朋友,也“近朱者赤”,一个个成为了乐于无偿献血的热心市民。
当好“宣传员”,不断壮大献血队伍
黄继军曾任《华夏时报》玉林记者站副站长、中山大学“玉林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”考古课题组科技顾问等职。“由于工作关系,我的人脉比较广,我还借机当起了无偿献血义务宣传员。” 20年来,黄继军不仅自己献血,还无论走到哪里,都要宣传无偿献血知识,讲解献血的好处。至今,通过他的宣传加入献血行列的人,就达数十人。
黄继军有一个朋友,原来对献血的认识有误区,担心影响身体健康,后来看到黄继军献了这么多年血,身体一直都很好,爬山、跑步、游泳,像个二十好几的小伙子。“原来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。”在黄继军的鼓励下,朋友试着献了一次血。结果,并没有发觉身体有什么不妥。后来又献了多次,身体各项指标全部正常,而且身体素质比以前更好了,还很少生病。从此,他便上了“瘾”,每月都坚持献血一次。到如今,已是献血数千毫升的“献血达人”。
“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行列中来,才会挽救更多的生命。”在黄继军的影响下,他家的亲戚友人后来都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。他说,不少人有了第一次献血之后,都会坚持下来,而且,很多人也像他一样,尝到献血的好处后,也当起了无偿献血“义务宣传员”,使得身边献血的队伍不断壮大。
因为献血,他成了“养生专家”
因为献血,黄继军还成了“养生专家”。“自从献血之后,我对自身的健康特别重视,因为你得为用血的人考虑。”他说,献血需要健康的体魄,所以这么多年来,他一直坚持每天锻炼身体。同时,他还非常注意饮食,还在饮食上总结出了不少“养生经”:多吃蔬菜,保持清淡饮食,少吃烧烤、油炸类食品。
“献血不仅可以帮助别人,还能反过来帮助自己。”如今,献血已成为了黄继军监督自己生活是否健康的一种方式。有一次,黄继军去献血时,被医生告知,他的血液血脂过高,按国家标准,这是不能献血的。于是他按照医生的叮嘱,减少肉食,多吃蔬菜。“这个饮食习惯就慢慢养成了,一直保持至今。”
黄继军说,有时候,他去献血前进行检查时,如果发现转氨酶升高,就知道自己免疫力下降了,得注意多休息,不能再熬夜了;血脂高了,说明肉食又过量了。如果遇上第二天要献血,有朋友要请他吃宵夜,他都会拒绝。因为在他看来,吃宵夜不但影响休息,可能还会吃到一些不健康的食品,影响血液质量。
黄继军还成为了玉林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应急突击队的队员,当血库贮藏的血液告急,或是遇到什么突发事件血站急需用血时,他都会尽快赶到血站献血。如今,黄继军积累了厚厚一撂献血证,每次抚摸着这些红本本,他似乎都能感受到自己那暖暖的体温。
“血液是可以再生的,而一个人的生命是不能再生的,希望我还能继续用自己的血液,救助更多的人。”已年近60岁的黄继军表示,他从没有因为年龄的增大而想过要中断无偿献血之旅。他说,只要自己身体健康,符合国家献血的规定,他就会坚守在无偿献血队伍里,用自己鲜血去挽救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