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 当前位置:首页 >造血干细胞捐献 >正文
玉林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
2024-08-22

7月8日中午,在病床上躺了几个小时,保持着同一个姿势的覃先生,手臂、嘴巴都有点发麻。他静静地看着体内的血液从手臂流出,经过输血管道流向一台机器,经过机器提炼出来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一点一点装进血袋里。

覃先生是一名玉林小伙,他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,成为玉林市第11例、广西第402例、中华骨髓库第1161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
机缘巧合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

2015年的一天,正在读大学的覃先生,看到校园里的献血车,他毫不犹豫地走上去,撸起袖子要献血。工作人员看到这个精壮的小伙子,便向他介绍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内容,似懂非懂的他没有多想,便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,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。“反正就是帮助人就对了!”覃先生的想法单纯而高尚。

下载.jpg

捐献结束后,覃先生拿着荣誉证书拍照留念。

没有想到,他当时那次献血的一个选择,真的就跟别的患者匹配成功了,最终救助了别人。

2018年,他正在公司上着班,一个电话,让他倍感惊讶。原来,有个患者跟他初步匹配,需要他去做高分辨采样以进一步检查、分析、配型。

当时的他对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并没有了解,上网查案例,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人体健康并没有伤害,最重要的是能让一个生命获得重生的机会。因此,本着“能救人就赶紧捐献”的想法,他一一配合检查,然而做完之后事情却“石沉大海”,没有任何回音了。“后来听说,当时有几个人同时符合初步匹配,有更加合适的配型。”

说服家人,消除家人的担忧

今年4月底,已返回玉林工作的覃先生,突然接到玉林红十字会的电话。当时,覃先生正准备出差,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而公司知道他的大爱善举之后,为了让他安心休养身体,安排其他人代替他去外地出差。

经过高分辨采集,结果合格,全面体检也合格,确定他符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条件。2018年那次接到捐献电话,他没跟家人说,这次他跟家人说起后,家人与其说是反对,不如说是担心。于是,覃先生在网上找了很多案例,以及捐献的流程和方法给家人看,一点点说服家人,消除了他们的担忧。

捐献前,覃先生每天需要打两针动员剂,打完后浑身乏力、肌肉酸胀,就像得了重感冒一样难受,睡眠和胃口因此受到影响。但为了救人,他都默默忍受下来,家人打来电话,他只字不提不舒服,不让家人操心。

只要身体允许,再次捐献也愿意

“虽然躺了将近6小时不太能活动,但相比患者,我这个不算什么苦。”覃先生坦言,从办理住院到捐献,多少还是有一些紧张,但是他相信医学、相信医生。当天,他在南宁成功捐献了200毫升左右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希望这袋饱含希望与祝福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能帮助患者摆脱疾病困扰,早日康复。

下载 (2).jpg

覃先生躺在病床上五六个小时,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。

“捐献前要请假7天去南宁住院做准备,会影响工作,如果捐献者的爱心不够,捐献者所在单位支持力度不够,这都不可能成功的。”玉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朱文彬表示,这种大爱善举,让人感动。

“茫茫人海中,自己的血能与素未谋面的患者匹配上,真的很神奇,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。”覃先生表示,得知自己是广西第402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,说明成功捐献的案例并不多,因此,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志愿者中来,救助更多的患者,给他们带去重生的希望,“只要身体允许,再次需要我捐献,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去做。”